阿丽塔涉及的是铳梦漫画第一部的部分剧情,也是卡梅隆筹备20年的作品。现在北美票房并不理想,中国票房还行。总的来说,喜欢动作电影的观众,这部爆米花电影还是值得去电影院看的。
还是建议看IMAX的,毕竟
电影的优缺点还是很明显的,先看看缺点。
问题确实挺多的,先说人设
作为男主,雨果之前的犯罪行为也不能值得同情,电影里一句我没杀人,只是打劫装备就显得苍白。
雨果要去撒冷的动机不足,没有足够强烈的动机,很多行为就不好解释,最后爬上撒冷那段就很莫名其妙。
医生依德在电影中被定义为父亲,但父女间的互动不足,情感不足。
阿丽塔的人物很平淡,感觉少说话,打就是了。
缺乏节奏
机动球比赛算是电影的一个高潮,但导演刻意的把他分成两个部分,并行前进。
这个激昂时刻,雨果去找前同伴就非常突兀,他推荐的阿丽塔,首次初赛不应该陪在她身边么。
其次,雨果一边逃跑,一边向阿丽塔呼救,人设崩塌的厉害,让人更往渣男方向去设想。
缺乏高潮,最后三两下解决BOSS,去营救雨果未果,到参加机动球比赛,剑指撒冷,电影看着看着就没了。
最大的问题,和流浪地球一样,缺乏科幻内核。没有深奥的主题,没有宏大的世界观。只能叫在末世环境下的动作片。
在未来世界,科技发展后人类的价值观的改变,对于新兴事物的态度。社会观应该是科幻作品里不可缺少的元素。
漫画中不断地在探讨如何定义人类这个观点,是拥有肉体的机械之心,还是在钢筋铁骨下的缸中之脑,哪一个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人类,以及寻找自我的意义,这种颇具存在主义的哲学命题,是在漫画故事中横贯始终的问题。
阿丽塔里其实也提到了一些,但都是浅尝辄止,比如阿丽塔说:人类可以喜欢生化人吗;大家对于撒冷的态度,底层人与上层人之间的矛盾等。
真正的科幻片,像《第九区》
《湮灭》
《黑客帝国》
这些电影重要部分是对人性不断的探讨,与阿丽塔的时代很像的银翼杀手,更是科幻作品中的翘楚。
再说说优点
最惊艳的当然是特效
都说阿丽塔的大眼睛是为了致敬原著,但从炫技的角度讲,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也许卡梅隆是想告诉全世界,我的特效就是牛。
业界有一个说法是,特效不要碰毛发、水下。
但阿丽塔里影片里面大量的毛发细节,阿丽塔头发,睫毛。
毛衣的涉及到很复杂的微观物理交互,很难仿真出真实的毛衣布料形态。阿丽塔恰恰就选择在登场的时候穿了一件——毛衣。
电影有一处场景,阿丽塔纵深跳入水中,找到水底战舰上的“狂战士铠甲”;画面中她的头发因为浸泡在水中,发丝被打湿耷拉下来,呈现出“从头到脚湿漉漉”的观感。头发沾水,复杂的物理现象,极难呈现。
阿丽塔和男主角接吻的画面,CG人物和真人接吻,尤其是特写镜头,应该是第一次出现在大荧幕上。
还有钢铁城,大量的远景镜头,细致的建筑错落,构建了宏大的未来世界,极大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
动作场面
电影里打斗场面酷炫,如果喜欢,真会有一直看一直爽的感觉,2刷3刷都有可能。
像酒吧和赏金猎人的打戏,那个从桌子上跳起来提酒瓶,太中国风了,很有玉娇龙的感觉。
阿丽塔机甲术,有很多中国功夫的影子。
机动球比赛,打击感十足。
阿丽塔的优缺点非常明显,但是优点确实足够优秀,整体上算有7分的水平。
不可避免的,它要与流浪地球进行比较,但目前中国的特效水平和世界上优秀的特效团队,差距还很大。中国的动作捕捉效果,看看爵迹就知道了。流浪地球的特效也不错,但属于粗犷式的特效,基本上都是中近景,采用大量的实景和部分特效的结合,剧情中的冰封场景,中远景大部分是冰封的世界,极大的降低了特效压力。按理说,行星发动机喷射的大量的火焰,周边气温应该会很高,不应该是冰封世界,这里应该也是为了避免穿帮,减少特效压力。阿丽塔里,钢铁城的全景就多次出现,并且呈现的房屋错落有致,观众对于未来世界有更好的理解,确实是一分钱,一分货。据说郭帆导演以及宁浩导演都去找过维塔工作室,但预算和维塔相距甚远,放弃了这些念头。
阿丽塔应该算得上是阿凡达2的试水作品,是阿凡达2一些技术的市场实验,当有一天阿凡达2真正上映的时候,并且整个效果吊炸天,那么大家回过头看阿丽塔时,肯定会提高对她的评价。
最后想说,《阿丽塔:战斗天使》是一部完成度较高的科幻电影,卡梅隆完成了自己的特效实验,罗德里格兹则继续了一贯的暴力美学,并且在限制级PG13中应该是发挥到了极致。
值得庆幸的,我们从《流浪地球》走出了第一步,也希望我们能从《阿丽塔》中看到我们前进的方向。
看完以后给我的评价是,应该给主创团队每个人的脑袋上来一枪。把原著拍成这样绝对该死,不过看在敢拍出来的份儿上让他们死的痛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