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中有标准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重点;发展等级评分,以“有文采”“有创新”为重点。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下列“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二、关于充实
通过评分标准,本次作文“学习写得充实”,对应发展等级“丰富”一栏,即写作中做到“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中的一条或若干条,本次讲解侧重议论文的特点。
孟子说:“充实之谓美。”
焦循说:“扩而充之,使全备、满盈是为充实。”
三、那么,议论文写作中如何做到充实呢?
(一)联想素材, 充实“数量”,做到材料丰富,论据充实。
操作步骤:
1.取材——展开想象,搜罗材料
(1)时空维度跨度大。从古到今,由中国到世界,任何国家或民族的材料都可以使用。
(2)人物维度范围广。政要首脑、作家学者、娱乐偶像、体坛明星、平民百姓等,都可以入文。
(3)内容维度要广博。新闻时政、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人物经历、奇闻轶事、百科常识、名言警句等,都可以拿来为文章中心服务。
总之,只要是对文章有价值有意义的材料,不管是事实材料、事理材料,宏观材料、细节材料,还是正面材料、反面材料……都可以巧妙地运用,从而丰富文章的内容。
2.用材——
(1)巧用排比显气势。
范例(2009年高考全国卷II满分作文《睁开犀利的眼睛》片段)
成熟的麦子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逊;峭壁上的野百合随风起舞,那是在教我们执著;雄鹰自由翱翔于苍穹,那是在教我们去发现与探索。所以,我们要睁开犀利的眼睛,去发现真理,推动社会和人类的发展。
(2)化用名句显诗意。
范例(2010年高考全国卷I满分作文<坚守心中的月亮树》片段)
如此坚守心中的月亮树,让我不得不想起我心中的另一个神话——庄子。
河水之边,有您悠然垂钓的背影;高山之巅,有您驻足眺望的身姿;思想的长河因您而芳香迷人,生活的色彩也从此染上您梦中七彩蝴蝶的斑斓。坚守心中的月亮树——因为坚守,您拥有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宁静;因为坚守,您获得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清雅;因为坚守,数千年后,有我来寻找您笔下的秋水;也因为坚守,我渴望同您一样做一个关于蝴蝶的美梦。
(二)分析材料,充实“质量”,做到说理充分,分析全面,由小及大,有点及面,由此及彼。
1.对比论证明事理。
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在比较、分析中得出结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的比较,对比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论述角度多了,文章内容自然就丰富了,观点自然就有说服力了。
范例(学生习作《张扬与内敛》片段)
年轻人和老人都需要张扬,也都需要内敛;男子和女子也一样,既要懂得张扬,也要懂得内敛。
张扬自己的青春,人生才会絢烂多彩。然而,过于张杨就成了张狂。张狂是思想幼稚的表现它会让你跌入万文深渊。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面对着刘邦别有用意的提问,韩信低头看着棋局,漫不经心地回答了一句。在关键时刻,他不懂收敛,依然口出狂言。殊不知,他的这句“多多益善”,坚定了刘邦杀他的决心。张狂让他将自己推向死亡。
收敛自己的个性,生活才会更安全。然而,过于内敛就成了冷漠,成了懦弱。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感慨着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他们渴望遇到能识干里马的伯乐,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像姜尚碧溪垂钓得遇文王文王那般幸运?在期望与失望中等待,结果只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所以,我们还要善于在内敛中张杨自己的个性。
我们要新颖,要多变,要张扬自己的个性,让生活之水沸腾;我们要规范,要稳定,要内敛自己的浮躁,在坎坷面前心如止水。
2.点面结合更充实。
以“点”详细交代主要材料,以“面”概述次要材料。由点及面,既可以使全文内涵更加深厚,又可以使文章详略得当。
(三)描摹形象,创设意境,余味回甘。
1.真情融入,景中含情。
深远的意境往往依附于一定的具体事物,要通过具体的形象(景象物象、场面、情节)来表达深远的情意哲思、理趣,做到情景交融。我们可以运用象征或比喻的手法,把真挚的感情融人对景物的描摹中。
范例(2009年高考全国卷I满分作文《西安的无奈》片段)
巍巍的城墙是你千年不变的沧桑容颜,淙淙的护城河是你历经千辛却依然盈盈的眼波,葱葱的骊山是你生长不息的青丝。周朝古拙的铜鼎是你坚硬的骨骼,秦朝耀眼的兵马俑是你卓尔不群的身姿,唐朝宏大的石经是你闪烁的思想。
【点评】作者写城墙、护城河、骊山、铜鼎、兵马俑、石经,并融人富有诗意的想象,用比拟的手法抓住了西安的典型意象,抒发了对西安古代文明的眷恋之情寄托着美好的情怀合人神往。
2.描写抒情,蕴涵哲理。
文章“意境深远”往往表现为文章蕴涵着的哲理、情趣。这种哲理、情趣,不是直白地述说出来,而是蕴涵在细腻的描写、真挚的情感中,让人回味无穷。
范例(2008年高考福建卷满分作文《一蓑烟雨任平生》片段)
当一种美,美得让人无所适从,也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一种平淡,淡得让人无从品味,也只好叹之惜之,赞之赏之。你甘于平淡,乐于平淡,自得于平淡,只愿在梦中化蝶而逍遥,只愿随那盘旋而上的鲲鹏浮游于天地,却不愿累于国事、牵绊于尘世。你,就如同那有着淡淡甜味的矿泉水,让人绝境逢生,让人宁静致远,让人超脱于外物。我想要抚平你的衣襟,却触碰到清而澈、凉而柔的精神之泉-你的逍遥,原是这般滋味。
无奈,我摆脱不了世事的诱惑,忘不了尘世情爱的香醇,只在无路可走之时,祈望你那平静如水的双眸,为我指点迷津,摆波危厄。
我以为你是孤独的,你却告诉我“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谊,惠子的离去并未换来你的号啕之泪,只因你早已看透了生死,望穿了红尘。
【点评】文章从名利、友谊、处世态度等几个方面论述庄子对淡泊的追求,在含蓄蕴藉的描写中蕴满了关于“淡泊人生”的哲理。而文章以第一人称叙写,既便于抒发感情,又显得亲切自然。
3.比喻象征,生动传神。
比喻本身就是十分形象化的描写,运用比喻可以营造出意境深远的画面。描写的内容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再加以象征手法的暗示作用,营造出的深远的意境,必然生动传神、撼动人心。如庄子《逍遥游》创设众多形象说理,荀子《劝学》、鲁迅《拿来主义》运用比喻说理,形象生动。
范例(2009年高考全国卷I满分作文《弦音漾处羽扇摇》片段)
那是珠迸于玉盘,露泣于香兰,凤鸣于东山,龙啸于天穹。时疾时缓,时扬时抑,时为流水潺潺,时为泰峰崩裂,他手一拂,弦一动,曲曲心律便已洒遍竹篁,竹帘微挑,清风徐入,他双目微瞑,只付心事于瑶琴。
【点评】用“珠进玉盘”“露泣香兰”“凤鸣东山”“龙啸天穹”的连续比喻来描基琴音的清脆含蓄婉转和洪亮;用“流水潺潺”“泰峰崩裂”来比喻琴音节奏的低回和激越;用“酒遍竹簋,竹帘微挑,清风徐人”的情景描写来烘托琴音回旋不绝余音袅袅的美妙;意境优美,让人回味无穷。
4.化用诗词,回味无穷。
古典诗词本身就有语言凝练、含蓄隽永的特点,在行文中巧妙地融人意境深远的诗词,自然会使文章有值得品悟的余香。
范例(2009年高考安微卷优秀作文《转弯之后,是个春天》片段)
青山相伴,浊酒相随,菊花相依,归隐山林,自成乐趣,享受恬静幽雅的自然风光。陶渊明是一个成功者,他能无畏而平静地离去,释然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他走近青山绿水,在竹篱茅屋边,在秋菊小径上,自酌一杯淡酒,享受那一份宁静,享受那“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宁静致远。或许,他真的属于自然,热爱自然,喜爱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恬淡生活。他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品格,最终使他与仕途无缘,却成就了他的文学梦,迎来了转过弯道之后的灿烂春天。
【点评】将陶渊明的诗与他的性情、经历相配合,信手拈来,随处点缀,诗词本身的含蓄隽永和酒脱之情很好地融为一体,使文章意境深远,让人回味。
【整篇范文】附作文原题:
(2004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
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
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生命的精彩
江苏一考生
折一枝柳枝当琴弦,掬一捧秋风当号角;拉开天空的帷幕,我们上演人生的舞蹈。一潭灵动的秋水,流淌着灵性的意韵;连綿横卧的大山,给人以高山仰止的崇敬。然而,温柔的水也有波涛呼啸的时候,沉睡的大山也有佳木繁荫的变化。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修,我敬畏于这生命的灵动与精彩。
在历史的长河中徜徉,感叹于始皇的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敬畏于屈子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不变的情怀,正是这种本色,铸就丰富多彩的人生。但每个人又有站在自己对面的时候。铁马冰河中奔来的陆游,为何会在沈园的颓墙上写下留血的宇迹 ——“莫! 莫!莫!”再坚强的性格也抵不住情思的纠结,始终有其脆弱的一面啊!“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闺阁中以泪洗面的李易安,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吟唱,壮哉!“大江东去”的东坡居士,却也有“人生如梦”的哀叹。沉溺于世间各种形形色色的关系,他们累了,心的对面与平素性格完全不同的元素一时间占据了上风,吟出了千古绝唱。每个人都有被埋没的一面,只有当经历人生的巨变,痛苦的考验,才能喷薄而出,绘成生命精彩的画卷。
走在世纪之交的街头,寻找纷扰世界外安静的角落,不禁为时代号角欢奏的“人文”和“理性”牵动思绪。历史上的文人往往都有悲惨的境遇,奈何现代人?人文与理性岂是水火不容,信息时代难道容不下一些闲云野鹤?未然。我们在不断探索,寻找,探求文化与尖端科学的结合点,以培养具有人文情怀而又不失理性思维的开拓者。学科间的渗透,专业与综合的碰撞,正是为了让人生拥有水一般的灵动与常青,山一般的沉稳与多变。我们在接受理性训练的同时,更要接受人文的熏陶,学会像爱因斯坦一样吧,音乐与数学一同为我所爱,于是,终有一天,“流水线产品”会离我们这些学子远去,中国悠久的文明也将融入时代的步伐,更多的人将拥有精彩的人生,共同描绘出多彩的蓝图。
精彩的生命,完善的人格,不变的信念,唱着兰德的小对诗“我热爱生命,其次诗大自然和艺术”,喝一口心灵的鸡汤,烤着生命之火取暖,愿你生命中有足够多得云翳,来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
让精彩永恒。
整篇作文训练: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女儿、儿子、妈妈、爸爸一家四口谈到了“亲情”问题。女儿最先发言,她说:世间最美的是亲情。儿子接着说:亲情是把双刃剑。妈妈想了想说:亲情常常创造奇迹。爸爸最后说:理智比亲情更重要。
对他们得话,你怎么看,文体(除诗歌外)自选,题目自拟,写一篇文章。
亲情材料积累: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汪国真歌颂母亲的诗句:
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我们可以走出家门/却永远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
冰心说道:“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