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是一年的第200天,是闰年的第201天,距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5天。


1864年 - 太平天国天京陷落,曾国荃劫掠南京、屠城十万

 背景,太平天国兴起与衰微:

   ac12369912 1月11日-金田起义

   ac10852243 9月2日 - 天京事变(杨韦内讧)


   a.石达开西征

     天京之变后,太平天国合朝推荐石达开主持朝政,但洪秀全却忌惮石达开的声望才能,不肯授予他“军师”的地位,只封他为“圣神电通军主将义王”,局势稍见好转后,又对他产生谋害之意。为免再次爆发内讧,石达开被迫率数千人逃出天京,前往安庆。

     咸丰七年八月(1857年9月),洪秀全迫于形势的恶化,遣使请石达开回京,石达开上奏表示不会回京,但会调陈玉成、李秀成、韦俊等将领回援,并以“通军主将”身份继续为太平天国作战。洪秀全诏准了这一方案,天京官方遂承认石达开此后的作战是太平天国的远征活动。


     此后,石达开先后转战于天京外围的闽、浙、赣等省,牵制大量清军,缓解了天京、安徽两地的军事压力。

     咸丰九年(1859年)春,石达开入湖南,发动“宝庆会战”,欲取上游之势,再下趋湖北,配合安徽太平军作战,并伺机分兵入川。彼时湘勇正计划分兵三路进攻安庆,闻石达开长驱直入湖南腹地,军心全线动摇,只得将因势利导,全力援湘。面对湘军的重兵驰援,石达开孤军作战,未能攻克宝庆,被迫退入广西休整。


     咸丰十一年八月(1861年9月),石达开自桂南北上,为北渡长江,夺取成都,建立四川根据地,转战蜀、黔、滇三省,先后四进四川,并于同治二年三月(1863年4月)渡过金沙江,突破长江防线。但为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提前涨水所阻,在紫打地陷入绝境。时任四川总督的骆秉章遣使入太平军中谈判。经协议,太平军自行遣散四千人,剩余两千武士保留武器随行,在石达开被押往成都后,清军背信弃义,两千太平军被屠戮。同治二年五月十二日(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在四川成都被凌迟。 


   b.江南大营被灭,咸丰妥协请求曾李私人武装湘军淮军

     江南大营是清朝为镇压太平天国集结起的最后两支直接听命于咸丰帝的野战军之一(另一支为科尔沁部僧格林沁野战骑兵)。全国各地素质较好的绿营官兵驻扎天京孝陵卫屏蔽苏杭财赋区成为江南大营。咸丰十年三月十二日(1860年5月2日),太平军与江南大营最后的决战打响,太平军“乘势扑至,内外夹攻,顷刻之间,得胜门至江边一带官军营垒五十余座全行失陷,陕西延绥镇总兵黄靖等均殁于阵,官兵死者数万人。”


     江南大营的被歼宣告在华东地区、中南地区再无直接听命于清朝皇室的野战大军,清朝皇室不得不起用汉族地主私人武装湘军与淮军而尾大不掉。淮军为李鸿章个人的募兵,咸丰十年四月十九日(1860年6月8日)咸丰帝与曾国藩达成协议,咸丰帝授予曾国藩钦差大臣兵部尚书两江总督督办江南军务,华东地区所有军队均归节制,曾国藩经咸丰帝许可罢免咸丰帝此前任命的官员,包括皖南督办军务大臣张芾、闽浙总督庆端、浙江巡抚王有龄、江苏巡抚薛焕、江南团练大臣庞钟路、江北团练大臣晏瑞书,转而把湘军系统的军官扶上位。


   c.江南战场

     同治元年五月三日(1862年5月30日)天京被湘军曾国荃包围。

     同治元年五月(1862年6月),洪秀全命令各地太平军回援天京,八月(1863年9月)李秀成离开苏州回援。

     同治二年十月二十四日(1863年12月4日),太平天国苏州守将谭绍光被部下郜永宽等八人杀死,苏州被克复。淮军夺回苏州后,郜永宽等八人在常胜军首领查尔斯·戈登的协调下,已经是清兵的卧底,李鸿章曾答应保住他们的性命,但而后李鸿章违反不杀降的诺言,命程学启将郜永宽等八人斩首,还射杀千余名投降的太平军。


     同治二年十一月二日(1863年12月12日)李鸿章淮军克复无锡。同治三年三月二十二日(1864年4月27日),陈坤书太平军与戈登常胜军及刘铭传淮军在常州激战。 同治三年四月六日(1864年5月1日)常州被克复。

(淮军克复苏州)


 天京保卫战

   a.围攻天京

     1.曾国荃威胁天京,十三王回援失败。

     1862年3月,曾国荃部离开安庆东下,拉开进攻天京的序幕,各地太平军在敌人的全面进攻下节节败退。5月,湘军攻占当涂、芜湖、板桥、秣陵关、大胜关、三汊河。5月30日,彭玉麟率水师进泊金陵护城河口,曾国荃部直逼雨花台,曾贞干也率军赶到。 天京处在湘军直接威胁之下。

     9月14日,李秀成由苏州出发,督率13王,领兵20余万,号称60万大军,在东坝会齐,回援天京。


     10月13日,天京外围的攻守战开始。李秀成率军与天京城内守军配合,对湘军发起 猛攻,湘军坚壁固守。11月3日,太平军集中力量攻湘军东路,轰塌曾国荃雨花台军营附近的湘军营墙两处,湘军拚命抵抗,太平军往返冲杀五六次,终不得入。太平军又用地道向敌进攻,敌人以挖对挖,每挖通一处地道,或熏以毒烟,或灌以秽水,或以木桩堵住洞口,使太平军的地道连连失效。不久,洪秀全责令他领兵渡江,西袭湖北,企图调动天京围敌。


     2.湘军、淮军瓦解他地太平军

     1863年2月底,李秀成率第二批部队渡江,并于3月占浦口,4月占江浦。进入皖北后,受到湘军节节抵御,屡攻不克。1863年6月25日,湘军又攻陷江浦、浦口,30日陷九洑洲,太平军又损失2万余人。至此,长江北岸完全为清军占领,太平军实力则进一步削弱,天京解围的希望也更加渺茫。


     与此同时,苏浙战场也在淮军、洋枪队、左宗棠部湘军的进攻下趋于瓦解。9月,曾国荃部攻占天京城东南的上方桥和城西南的江东桥, 11月上旬又连续攻占了城东南的上方门、高桥门、双桥门、七桥瓮以及秣陵关、中和桥, 太平军在紫金山西南的要点全部失守。


     3.合围天京

     1863年11月25日,曾国荃进扎城东孝陵卫。这时,湘军已攻陷天京外围的所有城镇要点, 天京城只有太平门、神策门尚与外界相通,外援断绝。李秀成于12月21日向洪秀全建议, 鉴于湘军壕深垒固,围困甚严,天京又内无粮草,外援难至,不如“让城别走”,遭到洪秀全拒绝。


     1864年2月28日,湘军攻占了紫金山巅的天保城。3月2日,曾国荃部进驻太平门、 神策门外,完成对天京的合围。曾国荃部合围金陵之后,曾于3月14日用云梯攻城,但未得逞。4月开始,在朝阳、 神策、金川门外挖掘地道十余处,准备轰塌城墙,太平军一面组织力量从城内对挖,进行破坏,一面构筑月城,以便城墙轰塌后继续组织对抗。


     同治三年四月二十七日(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多日以野草充饥后病逝,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一切军政事务统归忠王李秀成执掌。

(天王府正门)

   b.破城

     1864年7月3日,湘军攻占天京城外最后一个据点地保城(即龙脖子),从而能够居高临下, 监视城内动静。湘军在龙脖子山麓修筑炮台数十座,对城内日夜轰击,压制太平军的炮火,掩护挖掘地道。


     李秀成见湘军攻城在即,于7月18日深夜,选派千余人伪装湘军,冲出城去,企图破坏太平门附近的地道,结果被湘军识破,只得退回城内。 7月19日晨,湘军担任主攻任务的部队齐集太平门外。


     7月19日中午,湘军用地雷轰塌城墙,湘军蜂拥而入。太平军纷纷以枪炮还击,用大桶火药泼洒,虽给敌人以重大杀伤,但没能挡住湘军的攻势。与此同时,湘军水师各营会同陆师夺取了水西、旱西两门,傍晚前后,天京全城各门均为湘军夺占。

     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的失败


 曾国荃屠城,劫掠

   天京失守,随后湘军屠城,许多当地平民和太平军人被杀。谭嗣同《北游访学记》:“顷来金陵,见满地荒寒现象。本地人言:发匪据城时,并未焚杀,百姓安堵如故。终以为彼叛匪也,故日盼官军之至,不料官军一破城,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悉入于湘军,而金陵永穷矣。至今父老言之,犹深愤恨。”太平天国强盛时,南京有100多万人,到了光绪帝登基时,南京依然人口不足50万。南京百姓至今仍以“曾剃头”、“曾屠户”等词称呼曾国藩、曾国荃兄弟。


   长围3年的湘军蜂拥闯进了天京各个城门,他们最有兴趣的就是抢掠,上至前敌总指挥的曾国荃,下至军营里雇佣的民工、文职人员,都想发一笔飞来横财,因为当时传闻洪秀全和天国新贵收敛东南半壁财宝尽聚于此。

   湘军洗掠全城三日三夜,曾国荃和提督萧孚泗率先洗劫天王府,上行下效,他们捞尽地面上在府官衙甚至民宅的一切浮财,连同强作妾婢的几万名女俘虏,一并充作胜利品解送回乡。但是,他们远不满足,“历年以来,中外纷传洪逆之富,金银如海,百货充盈”,因而深疑还有更多财宝埋藏在地下各处。


   据说,曾国荃俘获李秀成,极为兴奋,用锥尖戳刺其股,把李秀成体肤弄得血流如注。范文澜说这是愤李秀成守城坚固,其实更有紧逼李秀成说出天京藏金下落之意。曾国藩不久自安庆赶到南京,颇赞同其老弟“以谓贼馆中有窖金”,又几次三番、软硬兼施,追问李秀成藏金处。李秀成虽然深自贬抑,向曾氏兄弟献媚讨好,但却没有谈出天京有窖金事宜。曾国藩等也因清朝皇帝将派僧格林沁、多隆阿来南京考查,欲盖弥彰,却把此事删略而不再提及。

(湘军克复金陵图)


 后续:

   太平天国灭亡后,江南为曾国藩的湘军系统把持,而国家经连年战乱,府库耗竭。慈禧派出马新贻接任两江总督唯恐湘军做大,后马新贻离奇在两江总督辕门遇刺而亡,是为刺马案东南已经脱离清廷中央可有效管辖的范围。


   传送:

     ac16456753 东南互保-6月26日



1989年 - 美国联合航空232次航班的麦道DC-10飞机,在从丹佛飞往奥黑尔的途中,由于机械故障在爱荷华苏城(Sioux,Iowa)紧急迫降,但不幸在迫降时失控翻覆,机上296人中的111人遇难,185人生还。

 事故过程:

   飞行此班次的道格拉斯DC-10-10三引擎广体客机的二号引擎(位于垂直尾翼基部)因为扇叶材料的瑕疵,叶片断裂且断裂后射出的碎片损坏了机上为数共三套的液压系统,导致各翼面的控制功能失效。在无舵面工作的情况下,机组人员在原本坐在后舱中的一位非值勤飞行员丹尼斯·费齐(Dennis E. Fitch)之协力下,靠着控制仅存的2具引擎调整飞行方向,尝试让班机在爱荷华州苏城紧急迫降。


   虽然班机在迫降时还是不幸发生失控翻覆的情况,造成285名乘客及11名乘务人员中有111人罹难,但若不是机组人员的处理得当,原本伤亡应更加惨重。由于当时地面上的人员早就知道该班机可能会在迫降时失事,因此电视台摄影师早已在机场边等候记录飞机迫降的过程,使得它成为航空史上记录最完整的空难之一。 机组员被迫使用远高于标准的空速进场,降落时客机时速甚至一度超过航天飞机的降落时速。受损的DC-10在着陆前原本还保持大致正确的姿态与航向,但在触地前的最后一刻却向右偏滚,机组人员全力修正无效后右机翼触地,在高速下的撞击导致机身翻滚并解体。

(事故影像)

 后续:

   生还者之一的机长艾尔弗德·C·海恩斯(Alfred C. Haynes)在多年后的2003年时,到比利时布鲁塞尔参加一场航空安全相关的研讨会担任演讲者。而当时参加研讨会的另一位机长,正好就是2003年DHL货机巴格达遇袭事件中的机长艾瑞克·甘诺特(Eric Gennotte,比利时人)。由于该事件在研讨会结束之后不久就发生,戏剧性的巧合之下甘诺特利用了研讨会中获得的相关资讯将事件化险为夷,进而成为世界首宗大型航机在无液压控制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引擎的出力大小以达到调整飞行姿态的方式,进而安然降落的案例。


 传送:

   ac11718396 11月22日-DHL货机巴格达迫降

打开AcFun,阅读全文
全部评论
当年果军还说红军会是第二个石达开[表情]
2020-7-20
大清计死办主任曾国藩[表情]
2020-7-19
1
手工君 计划死亡?
南京噩梦曾国荃[表情]
满清忠犬曾国藩[表情]
2020-7-19
1
AC娘的第331640位粉丝 曾剃头说的是两兄弟,并无特指[表情]
你认为太平天国真有宝藏吗
2020-7-19
3
AC娘的第331640位粉丝 张献忠江口沉银都证实了,我觉得宝藏也不是没有可能吧
AC娘的第331640位粉丝 回复 @散诞人间乐de祝志伟: 巧合嘛,杨广的坟还是被杨勇给刨的呢[表情]
APP内打开

即将离开浏览器,前往其他应用

取消
继续
立即领取